市民王先生多年来参加自学考试,以往他要在报名点排很长时间的队才能报上名,如今,他只需登录济南自考网,几分钟就能完成网上报名。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市自考办现已建立12万多人的考生数据库,考生可以通过网络完成报名和毕业申报,以前全市有120多个报名点,考生报名平均需4个小时,系统运行后每年有2万多人进行网上报名,报名点减少为70余个。这一数据库是依托市公用信息平台建立的,目前全市各部门依托该平台已开展51项部门信息化应用,并开展了8项跨部门信息化应用。
“公用信息平台的建设就好像修路,劳动、民政、计生等部门都有从国家到省、市、区的纵向网络,这就是每一条单独的路,但如果每个部门都建设自己的网络,总体费用太高,而且无法交换信息。现在市里集中建一个网络,就好像织成一张公路网,谁上来都能走,大家一起共享、交换信息。”市信息产业局副局长姜华形象地说。
据介绍,2002年,我市公用信息平台经市政府批准建设。平台采取虚拟专网等方式,为各部门搭建业务专网,实现了各类信息网的高速交换,避免了网络建设的重复投资,目前全市已有311个部门接入平台,80个部门通过平台统一出口接入因特网,质监局、环保局、计生委等多个部门通过平台建立了虚拟业务专网;各部门可依托平台开展各项网上业务;同时,平台集中管理城市基础信息资源,实现了以基础信息数据库为支撑,涉及多方面的综合政务业务信息资源的查询、分析与利用,现已建成56万户法人单位数据库。
姜华认为,平台最重要的就是做到了信息交换,“比如,劳动部门发放养老金,某位老人已经去世了,但其子女还在继续领取养老金。这是因为公民的生命状态由公安部门掌握,劳动、公安的网络信息系统就像两条平行线,无法交叉;现在,我们的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信息交换平台,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信息,由过去的‘信息孤岛’变成了‘信息网络’。”
如今平台已覆盖全市各部门和县(市)区,成为全市的网络中心和资源中心、相关部门开展工作的系统运行中心。我市也已经依托平台,开展了包括行政审批信息化工程、财税增收信息化工程、网上资金结算信息化工程等在内的多项跨部门信息化应用。
“过去要开一家酒店,市民可能要跑工商、卫生、消防、交通、公安等多个部门,填很多表单,盖很多公章,比较麻烦。”姜华说,“现在我们通过公用信息平台把审批中心连接到各部门,再由各部门连接到相关科室。市民有涉及行政审批的事就直接去行政审批大厅,用并联审批的方式,找一个窗口送进材料,就相当于送到了各个部门,条件合适的就可以直接批复,方便了许多。”在实现了以网络为支撑的“一站式”审批和并联审批后,办件时间平均缩短了三分之一,办件率达到100%,投诉数量较以前降低了80%。
市公用信息平台“一个平台多个系统,一个系统多种应用”的低成本、高效益的建设模式得到国家、省有关部门的认可,建设经验被国家信息化办公室誉为“城市信息化建设的典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