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新生报名

考研复试一般能过吗 通过率高吗,考研复试基本都能过

  • 发布时间:2024-09-15 16:21:23
  • 来源:
  • 阅读:
导读:
考研一般初试过了复试好过吗考研复试也是有一定的难度,不能说很容易就能通过考研复试。不过考研复试要比初试要容易,通过率还是很高的。考研初试成绩越高,所占的优势就越大,初试

考研一般初试过了复试好过吗

考研复试也是有一定的难度,不能说很容易就能通过考研复试。不过考研复试要比初试要容易,通过率还是很高的。考研初试成绩越高,所占的优势就越大,初试成绩并不能完全左右考研复试的通过率。

复试分为三个明细组成,其一就是笔试,所考的内容其实和初试差不太多,只要保持初试的水平和心态是很容易过的。其二则是英语听说测试考生可以多听一下四六级考试和雅思托福的听力部分,口语方面平时要多练,必须要做到在考上对答交流沟通没有大的障碍。

其三则是面试所问的问题其实和应聘企业职位是想类似无非不就是你为什么考研、你为什么报考我们学校、你为什么考这个专业、你研究生毕业想干什么工作、你最大的特点是什么、你有什么优势和长处。

调节好自我情绪、心态,充满信心肯定自己相信自己一定会获得成功,同时要注重自己的仪态穿着,不必要特别正式也不能十分随意,不要特别紧张,将面试官看成决定自己命运的神,以平常心去对待。俗话说得好;你如果真的会,那复试对你就算不不上难。

研究生复试通过率在60%-80%左右。从大多数学校来说,复试人员按1:1.5的比较多,也就是假如你招30个人,参与复试的人必须得有45个人或者大于45个人,可以看出其中有15人会被淘汰,那么按比例来算的话通过率为67%。

若按1:1.2来说的话,通过率为83.3%,综合起来取平均的话,大概通过率为75.15%。可见,研究生复试的通过比率还是很大的,所以进了复试的人员好好准备复试,一切皆有可能!

考研复试难度大吗

相比较考研初试而言,考研复试的难度系数更大,挑战性更强,其淘汰率高达30%~50%。就复试内容而言,不同的院校安排会有所差异,但基本上都是统一的,考试内容主要分为三大块:笔试、口语和面试。其中任意一项不及格无疑都是无法成功被录取的。

笔试是为了考察考生的专业知识素养,更多侧重于广度,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导师的研究方向、专业著作三个方向,要求在两个小时的考试时间内,对一道或者两道论述题进行分析论证。其次是口语,复试中一口流利的英语无疑会给面试官留下深刻的印象,会大大提高复试的成功率。

扩展资料

复试面试过程中其实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考生本科期间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并不要求十分精准的答案,但是要求考生流畅清楚以及有逻辑性的陈述即可。

复试中首先要态度端正,不要表现出一副无所谓或者满不在乎的样子,同时要控制好回答问题的时间。考生其实不必过于紧张,撇开学术问题,导师或许营造轻松对话氛围,让学生放松下来,就爱好,兴趣等等畅所欲言,学生也大可不必紧张,时刻提防,只要口气自然自信沉着即可,过分城府和老道反而适得其反。

考研复试通过率高吗

考研复试通过的概率需要根据报考院校的报考人数和研究生导师招生人数来确定。

研究生复试是研究生考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考研报名单位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第一次考试)后组织的复试。一般也分笔试和面试。

早期研究生复审只是一种形式,但由于引用2006年研究生招生复审的重量增加,甚至一些招生单位复审的重量增加到50%,这就需要考生实际能力和实际学习和有更高的能力来应对这种情况。

扩展资料:

研究生复试的相关规定:

(一)招生单位应当对所有被录取的考生进行复试,必要时可以进行复试。第二次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将不予录取。

(二)恢复考试前,招生单位应严格审查考生的二代居民身份证、学历证书、学生证等原始登记材料和考生的资格。不符合规定的,不得复审。

(三)复试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方式由录取单位确定。复试办法和程序由招生单位公布。所有的复试工作必须在每年4月底前完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研究生复试

专业老师在线权威答疑 zy.offercoming.com

研究生复试容易过吗

相比来说复试比初试要容易的,通过率更高的哦,只要自己准备充分了,不要怯场。

英语测试:含英语听力测试、英语口语测试

听力测试:如果不愿做题,那不妨收听一下英语新闻,或者看一看经典的英语电影电视,比如《老友记》、《BBC记录中国》、《辛普森的一家》等等。总之,收听英语新闻和收看英语影视的同时,着重对于英语听力的题目练习,找找做题的感觉。这无疑会对你的英语听力提高产生很好的效果。

口语测试:口语考试分为两步走。

第一步:给你一篇500-600字的短文,让你在3-4分钟内阅读完,期间不可以做笔记,然后跑开短文,自己用3分钟的时间将文章复述一遍。

第二步:给你两个话题,这两个话题都是当年炒的比较火的话题,你所要做的是从两个题目中选出一个自己要阐述的,进行2-3分钟的思考,然后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再做的各位评委老师会针对你所说的内容向你提问。当然,这只是一所学校的复试,而且是针对英语专业的复试,所以不足以用来做广大考生的参考模板。

口语考试的话题选择随机性比较大,要准备好可能会被直接问到或者被拓展提到的话题做好准备。建议同学们可以在关注时事的同时,积累一些关于背景文化知识的阅读素材,这些材料也很有可能会派上用场的!

专业素质和能力测试:

其中包括大学阶段学习情况及成绩,考生对本学科理论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程度,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外语听说能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组织形式上,一般是5名老师参加,其中1名老师为主考官,还有1名为记录人员。时间一般为20~30分钟。

专业综合素质面试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报名时选定了导师的类型,另一种是没有选定导师的类型。前者,导师会直接向考生提问,后者是导师轮流向考生提问,通常是4~5个问题。

专业综合素质面试通常侧重考查考生对专业知识掌握的深度,面试问题通常是本学科的前沿问题或者是导师研究领域方面的问题。这样的出题方式是为了考查考生对前沿问题是否有研究,如果考生熟悉,说明考生学习的主动性强,具备研究生素质;对导师研究侧重领域的出题方式,就是考查考生是否对该领域感兴趣,如果不感兴趣,就很难进行以后的科学研究了。

因此,考生在参加面试前,要多查阅一些本专业的期刊,了解最新的前沿动态。同时要上网查阅一下导师最近3年发表过的文章,了解导师研究的侧重点在哪些方面,做到心中有数。

事前精心准备,在复试的20~30分钟对答如流,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通过这段时间的交流,导师会判断考生的专业知识、从事科研的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等,以选拔有潜质、真正适合读研的学生。

专业课笔试

笔试是复试的基本环节之一,目前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的面试分值比重逐步加大,有些院校甚至完全以面试取代笔试。有些院校,例如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复试专业成绩中,面试比重占60%,笔试比重仅占40%。但由于传统考试方式的影响,在相当长时间内,国内多数院校中专业课笔试成绩所占的比重仍然不可小觑,例如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没有专业课面试,只有复试笔试考核。

复试专业课笔试一定要好好把握,只有专业课笔试取得高分,才能比较有把握最终入围。各大院校一般也都有规定,专业课笔试不及格,即使总分达到录取要求,也不予录取。

一般高校对于初试参考书有指定的要求,但不会指定复试的参考书目。因此,考生在准备复试笔试时,不要抛开初试参考书,应该以此为基础对报考专业有关知识进行拓展,关注专业前沿,延伸思维触角。毕竟初试结束后,考生对于初试内容的记忆已略显生疏,尤其是跨专业考研的同学,更需要进一步巩固在考研复习期间突击掌握的大量新知识。

当然,也有部分高校在复试通知中规定复试的指定书目,与初试的参考书目有所不同,这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应对了。例如,南京大学公布了有机化学专业的复试书目,考生就要有针对性地准备书中的实验,熟悉实验的操作步骤,按照实验室标准规范自己的实验操作动作。有的学校制定复试书目较多,比如中国传媒大学的传媒经济学方向,在复试时列出了几本主要的参考书目。报考此类学校的考生也不要慌张,因为复试笔试对专业课的考查不像初试那么具体,主要是熟悉过去所学的内容,考查范围不会超出学校规定的书目。

综合素质面试: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社会实践或实际工作表现、事业心、责任感、纪律性(遵纪守法)、协作性和心理健康情况、人文素养、举止、表达和礼仪等。

综合素质面试意在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在通过导师与学生面对面沟通的过程中全面的展示出来。这些综合素养包括:继续深造专业的专业素养(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辨别综合事物所表现出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

除了这些,面对面的接触会留下很多的软效果,攀谈的过程中导师会对你的性格、兴趣、特长、思想道德素质等观察入微,最后会通过这些综合的表现,判定你是否具有再接受培养的潜质,即最后的分数。

面试的内容:在面试之前最好准备一段干练的自我介绍,如果报考研究生专业还是本科专业的延续,内容可以包含在本专业中已经取得的成果和心得,自己的爱好、兴趣等能够迅速让老师锁定你的信息。

在内容的准备上要务实,实事求是,浪漫主义色彩在这里就显得不切合主题了。老师在面试过程中有可能提出的问题有:为什么报考本专业,读研后在相关领域的短期、长期规划是什么等,这样问的目的主要是想了解你是否清楚自身条件和所要选择的前途之间的关系,对本专业的忠诚度等。

所以,在知道自己初试成绩过线的时候,就在这方面准备一下,未雨绸缪。虽然导师众多,平常心态从容回答想表达的内容就好。接受提问后不必匆忙回答,最好稍加思考,揣摩一下老师提问这个问题的用意,在脑中迅速按照逻辑关系组织答案,切记稳重前行。因为这不仅仅是在考察你的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更重要的是在考察你在遇见问题的时候,分析问题就、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决定了你在导师门下的去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