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的人教版高一年级语文上册需要努力背诵的课文就有比如说是这篇《蜀道难》,这篇古文是必背课文之一,需要背诵的,除了这篇古文之外,像是高一年级语文上册中的《过零丁洋》、《荔枝叹》、《上枢密韩太尉书》、《潮州韩文公庙碑》等这些课文都是要背诵的。
2024高考语文的诗词默写是,
1、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3、角声满天秋色里。
4、塞上燕脂凝夜紫。
5、蟹六跪而二螯。
6、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7、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8、驽马十驾, 功在不舍。
9,四弦一声如裂帛。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树高百尺, 叶落归根。
3.树无根不长, 人无志不立。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
6.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7.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8.有山皆图画, 无水不文章。
9.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10.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11.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12.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13.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14.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王勃
15.位卑未敢忘忧国
16.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17.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18.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19.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20.轻诺必寡信。——《老子》
21.失信不立。 ——《左传》
22.小信成则大信立。——《韩非子》
2024语文考试大纲(春季高考类)
一、考试性质
单独招生是国家授权高职院校独立组织考试录取的一种方式,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我院根据考生成绩,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二、考核目标与要求
语文科目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具体要求如下。
识记:指识别和记忆。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
理解: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
分析综合: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合。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
鉴赏评价:指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
表达应用:指对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运用。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发现、有创见。
三、考试范围与要求
(一)语言文字运用——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语言文字。
1.识记
(1)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2)识记现代常用规范汉字字形。
2.理解
(1)理解复杂长句的含义。
(2)把握句子的重音、停顿、语气。
3.表达应用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3)辨析病句。
※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
(4)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
※常见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2024成考语文必背(2024成考语文必背知识)(5)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二)文学、文化常识和诗文背诵
1.识记著名作家作品及其生平成就。
2.识记著名文学、文化常识。
3.熟悉记忆著名诗句和常见的名人名言。
(三)阅读分析
阅读一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文学作品。
1.理解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2.分析综合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四)写作
能进行简单的应用文体写作,能写记叙类、文学类文章。
1.应用文类
应用文类包括,条据、启事、书信、通知、计划、总结等。要求格式正确,措辞准确。
2.整篇作文
(1)准确理解题意。
(2)中心明确,立意新颖,选材得当,内容充实,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3)语言准确、通顺、得体。
(4)结构合理,条理清楚。
(5)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2.单项能力
(1)记叙清楚完整,详略得当;描写具体生动。
(2)观察准确,联想恰当,想象合理。
(3)应用文的写作符合格式及行文习惯(应掌握的常用应用文种类:书信、通知、通报、计划、总结、请示、新闻等)
四、试卷结构
(一)试题内容比例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文学文化常识、诗文背诵 约30%
阅读 约30%
写作 约40%
(二)题型比例
选择题 约20%
写作 约40%
其他形式题(填空、判断、阅读分析、简答等) 约40%
(三)试题难易程度比例
基础知识 约50%
灵活掌握 约30%
综合运用 约20%
五、考试形式
1.答卷方式:闭卷;笔试。
2.总分15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全国高考1卷作文写作提纲:
鲍叔:历史明星背后的无名英雄
第一段提出总论点:无论是齐桓公还是管仲,都算得上是历史明星,幕后的无名英雄鲍叔才是真正的脊梁。
为什么这么说:
分论点:
1、举贤不避仇,大勇。
2、举贤甘居其下,大仁。
3、大勇大仁而甘于无名,才是真正的脊梁。
联系现实,古今中外,此次疫情,无数仁人志士,大仁大勇,却甘于无名,托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结论:世人多爱慕鲜花,那些无名的花匠才让这个世界充满了美好和生机(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