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自考专业

自考“社会调查原理与方法”复习资料第五章

  • 发布时间:2024-09-15 16:21:23
  • 来源:本站整理
  • 阅读:
导读:
  第五章 社会现象的测量
  第一节 社会测量的含义
  一、测量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
  1.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对社会现象之间性质差异和数量差异的度量称为测量。其作用在于准确地描述事物现象的类型、性质、状态,并对事物之间的差异进行精确度量与比较。
  2.任何测量都具有三个条件:
  <1>测量客体,其属性和特

一、测量的含义及其构成要素

1.在社会调查研究中,对社会现象之间性质差异和数量差异的度量称为测量。其作用在于准确地描述事物现象的类型、性质、状态,并对事物之间的差异进行精确度量与比较。

2.任何测量都具有三个条件:

1 测量客体,其属性和特征是测量的主要内容; 2 数字或符号; 3 法则(即测量规则)

3.社会测量的两个特点:

1 与自然科学相比较,对社会现象的测量其标准化和精确化程度均较低。

2 社会测量不仅是数量化的,也可以是类别化的。

第二节 测量的尺度

史蒂文斯1951年创立了测量层次的分类法,即有四种类型的尺度:定类尺度;定序尺度;定距尺度;定比尺度;与这四种尺度相对应,社会研究所要测量的变量可分为:定类变量、定序变量、定距变量和定比变量。

一、定类尺度

也称为类别尺度、名义尺度,是测量层次中最低的一种,它实质上是一种分类体系;不能作加、减、乘、除等数学运算,而只能作“是”或“否”这样一些回答。

二、定序尺度

1.也称等级尺度、顺序尺度,定序尺度的取值可以按照某种逻辑顺序将调查对象排列出高低或大小,确定其等级及次序。

2.在人们的心理测验或态度测验中对某一事物的满意程度,分为很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都是定序尺度的测量。

3.它不仅能区别异同,而且能确定其大小,可用数学符号“>”或“<”来表示。

第三节 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

一、社会指标的意义

1.社会指标能提供一个对整个社会状况的客观描述,有助于说明社会问题、预测社会趋势,是对社会过程和社会调查研究成果的某种概括和总结,为系统、科学地进行社会调查提供了一定的指南和依据。

2.首先提出社会指标的概念术语的是美国社会学家鲍威尔。

二、社会指标简介

1.社会指标体系,一般包括社会生活指标和社会发展指标,基本上不包括经济统计指标,反映的是经济以外的主要的社会现象。

2.关于社会指标体系的文献资料:

1 联合国1979年编制的《发展中国社会统计的改进:概念、体系和方法》

2 日本统计局1980年编的《社会生活统指标》。

3 苏联中央统计局埃杰尔马的《社会统计的现实问题》

4 我国在1983年编制《社会统计指标体系》

三、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的设计(关系)

1.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的区别及联系:

1 社会指标,是衡量、监测社会经济发展数量关系,研究社会经济发展各要素的现状、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的手段,对社会生活具有描述、评价和预测未来的功能;而调查指标是指具体的调查研究中所使用的,籍以衡量或指示某一抽象概念的数量指标和分类指标。

2 社会指标通过系统的调查研究和理论研究而制定从来的,是用于衡量、监测宏观社会现象,主要指数量指标;而调查指标是研究人员在某项调查中选择和制定从来的,主要用于对具体现象的衡量,包括衡量数量差异的指标,也包括衡量性质差异的分类指标(或事物)。

3 二者都用于衡量社会现象。

2.社会指标与调查指标的设计方法包括:

1 以理论分析为基础,运用演绎推理方法,由范畴演绎出概念,再由概念演绎出变量,并以各种类型的指标予以指示。

2 以经验分析为基础,从丰富多彩、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归纳出一些基本的分类事项和度量指标,用以指示社会现象。

四、指标的综合方法

1.类型法,是一种将各种指标交互分类予以综合的一种方法。

2.指数法,是用简明的公式来综合各指标。

3.量表法,常用的是总和量表法,是将所有的指标相加,然后按确定的标准计算总分的一种指标综合法,适用于主观状态特别是态度的测量。

第四节 测量的信度和效度

一、测量的信度

1.含义:信度即可靠性,指所测量的一致性或稳定性,也即指测量工具能否稳定地测量所测的变量,也就是指同一或相似母体重复进行调查或测验,其所得结果相一致的程度。受随机误差影响的,随机误差越大,信度越低。

2.信度指标以相关系数r表示,即用同一样本所得到的两组资料的相关系数作为测量一致性的指标,称为信度系数,也即指在为所测对象实得分数的差异中有多大比例是由测量对象本身的差别决定的。信度系数高表明测量的一致性程度高,测量误差少;理想的信度系数是r=1.00,但一般来说r≥0.80,即认为该测量是达到了足够的信度。

3.信度的类型

1 再测信度,用同一种实验,对同一群受试者,前后测验两次,再根据受试者两次测验分数计算其相关系数;优点在于能够提供有关测验结果是否随时间而变异的资料;缺点容易受到时间因素的影响。

2 复本信度,根据一个受试者接受两种复本测量的得分计算相关系数,即可得复本信度。

3 折半信度,是将受试者的测验结果,按题目的单双数分成两半记分,再根据各人在这两半测验上的分数,计算其相关系数。

二、测量的效度

1.含义:效度是指测量工具测出变量的准确程度,是测量的有效性,即测量工具能准确、真实、客观地度量事物属性的程度。

2.效度的类型:

1 内容效度,是指测量内容的适合性和相符性,也即指测量所选题目是否符合测量目标的和要求。

2 准则效度,又称效标效度或实证效度,其关键在于准则的测量公式、指标是一定要有效的。

3 构念效度,是通过对某些理论或特质的测量结果的考察,来验证该测量理论构念的衡量程度,通常被认为是最强有力的效度测量程序。

3.在一般的生活调查研究中,评价效度较常用的方法:

1 选择对有关情况比较了解的人来鉴定调查资料的效度,称为经验效度。

2 在调查以外寻找一些有关的、已经核实的资料进行比较。

3 采用逻辑检查的办法来鉴定调查资料的效度,即(1)检查测量工具是否测量所要测量的内容;(2)检查资料中有无矛盾的地方。

三、信度和效度的统一

信度和效度是有效的测验工具必备的两项主要条件,其之间的关系是: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条件而充分条件;具体包括四种关系:

1.可信并有效,是优良的测量工具的比备条件;2.可信但无效,是可靠的测量;3.不可信但有效,在理论上不存在;4.不可信亦无效。

四、影响资料信度和效度的4原因(即是测量的误差的来源)

1.调查者;2.测量工具;3.调查对象;4.环境因素及其他偶然因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