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自考专业

07年4月北大版“心理测量”串讲资料(1)

  • 发布时间:2024-09-15 16:21:23
  • 来源:本站整理
  • 阅读:
导读: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心理测验的历史回顾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
  孟子明确指出了心理能力和心理特征与物理现象一样,具有可测量的特征。
  南朝人刘勰在《新论?专学篇》,他不仅观察到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不易实现这种现象,而且认为其原因是一心不能二用,这恐怕应该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分心测验”了。
  1925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

孟子明确指出了心理能力和心理特征与物理现象一样,具有可测量的特征。

南朝人刘勰在《新论?专学篇》,他不仅观察到左手画方右手画圆不易实现这种现象,而且认为其原因是一心不能二用,这恐怕应该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分心测验”了。

1925年格塞尔婴儿发展量表的前导。

中国民间广泛流行的“七巧板”,在某些方面可以作为创造力测验的一种方法。

科举考试中的帖经和对偶,类似于现代西方言语测验中常见的填字和类比。

中国古代心理测验的思想,东方文化特点:首先,他们都是描述性的,没有定量的标准;其次,心理测验往往将心理特点(能力、人格、智力等)与道德观念联系起来。

7.科学心理测验产生的原因。

⑴对智力落后者分类和训练的早期关注。心理测验产生的最初原因是对智力落后和精神病人治疗的需要。

1838年法国医生埃斯科罗出版了两卷本著作,第一次明确地对智力落后与精神病人作出了区分。

另一位法国医生塞国恩的贡献也特别重要,他是训练智力落后者的先驱。

⑵冯特的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的诞生是心理测验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实验室,许多早期试验心理学家都在这里接受训练。

实验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还给心理测验带来了另一个副产品:严格的标准化程序。

8.英国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高尔顿是倡导测验运动的主要人物。这虽然不是正式的心理测验,但可视为心理测验的开端。

高尔顿也是评定量表和问卷法应用的先驱,另一个重要贡献是他还为心理测验奠定了统计学基础。

9.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1890年在《心理》杂志上发表了“心理测验与测量”一文,这是心理测验第一次出现于心理学文献中。

10.比内-西蒙量表在1905年发表,它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比内于1857年出生于法国尼斯,起初学习法律,继而改学医学,以后致力于心理测验的研究。1904年法国教育部委派许多教育家、医学家和其他科学家组成一个委员会,专门研究公立学校中智力落后儿童的教育方法。

文章中他中介绍了一个包括30个项目的量表。这个量表很粗糙,尚不能准确地测量智商,但它在心理测验史上极其重要,是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比内-西蒙量表在1905年发表,比内和西蒙亲自主持过两次修订,一次在1908年,一次在1911年。

测验的结果用“智力水平”表示,但其通常翻译和提法为“智力年龄”。

比内在1911年去世。

11.心理测验的蓬勃发展

纵观心理测验的发展,人们常说19世纪80年代时高尔顿的10年,90年代是卡特尔的10年,20世纪头10年则是比内的智力测验的10年。

⑴操作测验的发展。由于理论上的缺陷和实际上的需要,所以就有操作测验的问世和发展。

⑵团体智力测验的发展。运用团体测验可以在同一时间内测量许多被试,这是心理测验方式的极大进步,扩大了测验的应用范围。

⑶能力倾向测验的发展。这些测验为了分析个人心理品质的内部结构提供了适用的工具,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此外,普通能力倾向(智力)测验也向多元化发展。

⑷人格测验的发展。

心理测验的另一领域是涉及情感或行为等非智力方面的人格评估,通常包括对性格、气质、情绪状态、人际关系、动机、兴趣和态度的测量。

现代西方心理学的发展,受到计算机的发生和发展,以及统计方法的改进的极大影响。而“因素分析”的理论从1904年斯皮尔曼提出智力二音素论开始,经心理学家近一个世纪的争论和研究,已日趋成熟和完善,给现代心理学测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心理测验的发展。

1916年樊炳清先生首先介绍了比内-西蒙智力量表。1920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立了我国最早的两所心理实验式。1921年,他俩正式出版《心理测验法》一书,成为中国最早的心理测验专著。1922年,中华教育改进社聘请美国教育心理测验专家麦考尔来华讲学,并主持编制心理测验事宜。1924年,陆志韦发表了《订正比内西蒙智力测验说明书》,30年代又与吴天敏再次做了修订;1931年,由艾伟、陆志韦、陈鹤琴、萧孝嵘等倡议,组织并成立了中国测验学会;1932年,《测验》杂志创刊。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心理测验的发展

1979年,林传鼎、张厚粲等以国外资料为参考,编制了少年儿童学习能力测验;1989年,成立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验专业委员会,标志着中国心理测验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时期。

第二节 心理测验的性质、种类和功能

1. 测量:就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所谓“一定的法则”是指测量行为发生时采用的规则或方法。所谓“事物”是指我们要测量的感兴趣的事物的属性或特征。一般来说,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就是确定一个事物的属性的量的多少。通常人们所说的测量,指的是给事物确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2. 测量有两个要素:一是参照点,二是单位。对任何事物确定出一个量都要有一个计算的起始点,这个点就是参照点。参照点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绝对的零点,另一种是相对参照点。心理测验中所用的参照点都是相对的,因而测量的结果常常不能以“倍数”的方式解释。理想的单位的条件:有明确的意义和有相等的价值。

3. 量表就是有参照点和单位的连续体。

命名量表:是水平最低的一种测量量表,用数字来代替事物或对事物进行分类;不能进行加减乘除。

顺序量表:不仅表明类别,还能表明不通类别的大小等级,或具有某种属性的程度;不能进行乘除运算。

等距量表:不仅有大小关系,而且又有相等的单位,因此可以加减运算,但没有绝对零点,所以不能做乘除运算;

比例量表:是最精确的测量,既有相等的单位,又有绝对零点。

4. 心理量表的性质:一般来说,心理测量是在顺序量表上进行的。因为对于人的智力、性格、气质、兴趣、态度等来说,绝对零点时难以确定的。

虽然心理现象适合在顺序量表上进行测量,但大多数心理学家喜欢把测验成绩转换为等距量表,最常用的转换方法是转换为标准分数,即把顺序量表转变成以标准差为单位的等距量表。

5.什么是心理测验?

著名的心理测验专家阿娜斯塔西认为“心理试验实质上是行为样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

行为样本:心理测验在测量个别差异的时候,往往也只是对少数经过慎重选择的样本进行观察,来间接推知被试的心理特征。

标准化:是指测验编制、实施、记分以及测验分数解释程序的一致性,标准化的量一个重要步骤是建立有代表性的常模。

客观性:心理测验的客观性的某些方面,总是与标准化的讨论联系在一起的,即对心理测验的客观性要求牵涉到标准化的问题,因此,在不受被试主观判断支配的范围内,测验的实施、评分、解释应是客观的,要尽量减少主试和被试的随意程度。客观性另一个主要方面是测题或整个测验的难度水平的确定必须客观。

6. 心理测验的性质

(1)心理测验的间接性:迄今为止,我们还无法直接测量人的心理,只能通过测量人的外显行为,即测量人们对测验题目的反应来推断出他的心理特质。

(2)心理测验的相对性:我们在比较不同人之间的行为或心理特征时,没有绝对的标准,也没有绝对的标准,也没有绝对的零点,我们有的只是一个连续的行为序列。所以每一个被测得的结果,都是与他所在团体或人群的大多数人的行为,或某种人为确定的标准相比较而言的。

(3)心理测验的客观性:首先,测验用的项目或作业、施测说明、施测者的言语态度及施测时的物理环境等,均经过标准化,测验的刺激是客观的。其次,评分计分原则和手续经过了标准化,对反应的量化是客观的。再次,分数转换和解释经过了标准化,对结果的推论是客观的。

7. 心理测验的种类:(1)按测验的功能分类: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和人格测验。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MPI)、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TAT)。

(2)按测验材料的性质分类:文字测验、操作测验。

⑶按测验材料的严谨程度分类:客观测验、投射测验。

⑷按测验的方式分类:个别测验、团体测验。

8. 论述心理测验的功能:⑴从实际应用角度看:人才选拔、岗位安置、临床诊断、教育评价、心理咨询和治疗

⑵从理论研究角度看:搜集资料、提出和验证假设、实验分组

第三节 正确对待和使用测验

1. 错误的测验观:⑴测验万能论;⑵测验无用论①某些人格测验侵犯了个人隐私;②测验为宿命论和种族歧视提供了心理学依据。

⑶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

2. 正确的测验观:(1)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和决策的辅助工具:除实验法以外,心理测验法的出现是心理科学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是心理学研究中不可缺少的研究方法之一。这是若有相应的心理测验,就可以帮助有关部门作出科学的决策。(2)作为研究方法和测量工具尚不完善:尽管心理测验是心理学研究的必要手段,而且实际生活中也在广泛应用,但是心理测验从理论到方法都还存在许多问题,尤其过分夸大心理测验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是不对的。(3)科学地看待心理测验,防止乱用测验: ①测验使用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资格; ②慎重选择测验量表; ③与被试建立良好的协调关系;④正确解释测验结果;⑤注意测验的保密。对测验的保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测验内容的保密;二是对测验结果几个人隐私保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