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心理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把语言过程作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
第一节 语言获得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
一、自然观察法
1.儿童的电报语言:布朗,他对13个2至3岁儿童的语言记录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儿童使用的文法,是一种有规则地缩短了的成人文法的形式。他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叫做“电报言语”
2.先进仪器完善自然观察法:韦尔曼和伦珀丝发现,当儿童说些什么,而听者作
出了合适反应时,只有3%的情况下儿童会重复自己的话。而且,当儿童说些
什么,听者却指出他或她没有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时,儿童会在100%的情况下
重复自己说的话。这种现象清楚地说明此儿童说话是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
二、调查法
1、学前儿童词汇调查
史密斯:儿童词汇量增加的速度是非常惊人的。
语言爆炸:某些心理学家把儿童词汇量的这种戏剧性的增长,称为语言爆炸。
三、个案研究法:是一个人作深度研究时采用的方法。
1、朗伯格对缺陷儿童的语言获得问题调查:事实证明,即使这个儿童没有发音的经验,他也能够理解语言。
2、社会隔离:格妮的情况表明,一个人到少年期后,语方习得还是可能的。
四、相关法:
1、纽波特:儿童词汇量与母亲言语行为的关系:母亲言语行为的几种量度和婴儿的词汇量,两者存在着明显的相关。
①母亲说出客本的次数愈多,儿童的词汇量愈大。
②母亲模仿和扩展孩子刚说过话的次数,与儿童词汇量的大小是正相关。
③母亲重复刚才自己说的话的次数,与儿童词汇量大小是负相关。她的孩子的词汇量就小。
2、家庭环境:儿童的语言能力与以下三个因素是相关的。
(1)儿童母亲的复杂情况;
(2)母亲的情绪和语方响应。
(3)适当的玩具及其有效性。
五、实验法
1、印证自然观察的问题
布朗实验:儿童几乎总是重复名词、形容词和主要动词,很少重复冠词和助动词。
3、揭示隐蔽的过程
(1)莫非特利用心脏节律变化为指标,测量幼婴的谚语知觉:发现这个时期的幼婴,如果听到一个新的声音,心脏节律就会变慢。同一个声音不断重复,习惯化就会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心脏节律就恢复常态。以幼婴的心脏节律变化作为辩别两个不同音节的指标。
(2)儿童的听偏好:斯塔尔(实验内容)结果表明:控制组的孩子对两盘录音带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偏爱,而实验组的孩子却表现出听偏爱。他们能够辨别符合文法的句子和不符合文法的句子。
第二节句子的记忆
一、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乔姆斯基提出句子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1.表层结构:人们实际上写的或说出来的句子,这就是句子的表层结构。
2.深层结构,则是指句子的基本的,比较抽象的意义。两个句子,可能有非常不同的表层结构,但是,它们的深层结构,却可以是非常类似的,或者是相同。
有些句子的表层结构是完全一样的,但它们有不同的深层结构,
3.萨文对核心句和核心句的转换的实验:它必须首先确切地记住这个句子,然后,要尽可能地记住呈现给他的词,可以预计,被试要记住和回忆的句子愈复杂,那么,被试对那些无关联的词的回忆成绩就会愈差。与核心句一起呈现的词,被试能记住的就较多,而与转换句一起呈现的词,就试能记住的较少。
二、对句法的记忆:人们记住的往往是一个句子的意思,至于句子的确切形式或句法结构,他们是很容易忘记的。
三、对故事的记忆
基本的倾向:(1)被试回忆的内容比故事原文简短了,
(2)某些表达方式更加成语化了,
(3)被试回忆的内容比较故事原文更加一致和合乎逻辑起来,被试在头脑里对故事余述内容作了一定的整理。
不管文章的表达方式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它们的内容在人记忆中的存储方式是相似的。不管是复杂文章表达的信息还是简单文章表达的信息,都必定以相似的形式存储在人脑中的。
第三节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沃尔夫假说
一、沃尔夫假说的主要内容有两点:
1.语言决定论:即主张语言的结构决定思维的结构,语言支配思维,决定人的认识;
2.语言的关联性,即说不同语言的人有不同的思维结构,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决定认识的方式。
二、验证:
(一)布朗和伦伯格探讨编码能力(语方属性)与再认(思维属性)之间的联系。
1.编码能力是指语言符号的效力(可用性)。
前一语言符号的可用性大,而后一语言符号的可用性则小。就是说,它们的编码能力是不同的。
2.布朗认为:编码能力与思维的某种特定的尺度,即再认,应该是有关的。
被再认成绩相比,没有显著的差别。但是,当任务难度加大时,再者相关的程度也就强。被试对高度可编码的颜色(如红色)的再认,是十分精确的;而对低度可编码的颜色(如核内部的颜色)的再认,并不十分精确,语言中的差异与思维中的差异是有联系的。
3.这两组儿童在分类上有显著的差别
4.语方确实影响着儿童的认知方式。
三、形状名称对认知的影响
1.语言符号对图形再现的影响:语言符号对人的认知是有影响的。
2.语言符号对图形再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