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家历史类型的含义
1.国家历史类型★是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的历史分类,是对各式各样的国家的具体形态的共性进行的分析和概括,P73是对建立在同一类型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统治阶级的一切国家的共同特性的概括。——是国家分类的最科学的标准和依据P74
2.系统地对国家进行分类,最早是从“亚里士多德”开始的。
1 以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为标准,把国家划分为三类:■
(1)君主国,指国家权力掌握在一个人手中的国家;
(2)贵族国,是指国家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国家;
(3)民主国,是指国家权力掌握在多数人,即民众手中的国家。
2 以国家所谋求的目的不同,把国家分为两类:■
(1)正常国,是指以谋求人类幸福为目的的国家,包括君主国、贵族国和民主国。
(2)变态国,是指以谋求私利为目的的国家,分为专制国家、寡头国家、暴民国家。
3.西方学者对国家进行的分类:■
1 按照本国政府对于国家主权的掌握程度,把国家划分为:A:主权国、B:部分主权国、C:殖民地国家
2 按照地理环境作为划分的标准,把国家分为:A:海洋国、B:大陆国、C:岛国
3 现代的西方政治学者通常把国家分为:A:法治国、B:民主国、C:专制国、D:福利国
注:以上的分类属于国家的非本质性分类。
二、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
1.国家的分类应当以各种国家所具有的最本质的特点作为划分标准,而国家分类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人类历史上各个国家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2.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从对国家的经济基础和阶级性质的分析出发,指明了划分国家历史类型的实质,同时也提出了划分国家的历史类型的基本标准,即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实质。
※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理论,同一社会经济形态的一切国家,都是属于同一历史类型的国家,都是同一类型的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3.自从阶级产生以来,人类社会先后经历了以下四种社会生产方式:A:奴隶制生产方式;B:封建制生产方式;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D:社会主义生产方式■
第二节 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
一、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
1.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是社会变革的经济基础;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表现方式多种多样原因是由于:A:经济;B:文化发展水平;C:历史传统;D:社会力量等方面的差异。■P75
二、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方式:
1.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基本方式和途径是“政治革命”(暴力)。●
2.政治改良是社会政治变化的另一种方式,但是,它不是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方式和途径,实质是统治阶级在被统治阶级斗争的压力下,被迫作出的某些局部性的让步。
注:列宁曾指出:“无产阶级取得胜利以前,改良是革命的阶级斗争的副产品”。※
3.革命与改良的区别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 革命是无产阶级斗争主要的、基本的方法,而改良是一种次要的、辅助性的方法。
2 革命表示国家政权从一个阶级转移到另一个阶级手中,使社会制度得到根本的改造;而改良是不改变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情况下,通过局部的、个别的某些现状的改善来缓和和社会矛盾。
3 革命的发生是历史的必然现象,最深刻的根源在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性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性质;而改良则是在被统治阶级的压力下,迫使统治阶级实行某些让步的政策。
4 由于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是一种激烈的社会变动;而改良则是渐进的,是一种和平的、局部的改造过程。
5 国家历史类型的实际进程也表明:“一切剥削者类型的国家,都是通过社会变革更替的。”
第三节 国家历史类型概述
一、奴隶制国家
1.★所谓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用以压迫和统治奴隶的工具,它维护的是奴隶制的剥削形式。是建立在奴隶占有制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
2.奴隶制国家本质是通过其职能反映和体现的,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职能,即:▲
1 内部职能:
(1)控制奴隶和自由贫民等广大被压迫群众一种办法是:采用极端残酷的手段,镇压奴隶反抗,实行赤裸裸的暴力统治(这一时期著名的起义是“斯巴达克”领导的奴隶起义)。
(2)国家控制被压迫阶级的另一种办法是:利用宗教作为精神武器,以麻痹奴隶和自由民对他们的反抗精神。
2 外部职能,是侵略他国领土或保卫本国领土以防别国侵略。
3.奴隶制国家才统治形式:
1 古代东方的奴隶制国家,如“埃及、巴比伦、亚速、波斯”等国,都是采用君主制,即所谓东方暴君制。
2 在希腊的城邦国家雅典,则采用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制,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大会”。●
3 在古罗马和斯巴达这样的奴隶制国家中采取是贵族制。由古罗马的“元老院”、斯巴达的“长老会议”贵族掌握重要权力。●
二、封建制国家
1.★所谓封建制国家,是封建地主阶级用以压迫和统治广大农民的工具,它维护的是封建制的剥削形式,是建立在封建制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
2.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具体形式主要有四种:■
1 领土占有制,是西方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
2 地主占有制,是我国封建社会占支配地位的土地所有制形式。
3 国家占有制,封建土地国有制就是以国家的名义占有土地,我国封建社会前期曾经出现五种土地国有制形式,即:A:屯田、B:营田、C:职田、D:农庄、E:均田■
4 自耕农占有制,农民自己占有所耕种的土地,也即所谓的“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土地制度。
小结:对封建国家其决定作用的,西方封建社会的是领土占有制;我国封建社会是地主占有制。
3.西方和中国封建制国家的不同特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 从国家结构看:(1)西方采取的是分封割据制,在后期,经济基础转向地主制(是以封建制向资本主义制度过度的经济形式);(2)中国是中央集权制,是地主经济的产物,经济基础是地主制生产关系。
2 从权力结构看,(1)西方采取的是等级制,以领地分封为基础的阶梯式的权力结构,是西方封建国家的重要特征,(2)中国是官僚制,特点是:A:是由专职官吏组成的权力机构B:在官僚集团的内部,由着按等级划分官职的严密组织,形成了九品三十等的官僚等级制度。C:封建官僚按官阶高低享有特权,成为官僚的核心。
3 从政治文化看,(1)西方直接利用宗教垄断政治文化领域,政教合一是一种普遍现象,其特征A:是一种思想,表现为教义、教条;B:是一个组织,表现为教会(享有广泛的司法权,拥有审判机关——宗教裁判所),(2)中国封建社会宗教从来没有直接干涉政治的权力,中国唯一在本土产生的宗教是——道教,起源与先秦老庄的“无为”哲学,本身即具有脱离政治的虚无主义倾向,而采取了把孔子的伦理哲学思想宗教化。(注:在封建社会中统一户籍制度是——“乡里或保甲组织”)。
三、资本主义国家
★所谓资本主义国家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革命胜利后建立的国家,是维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的工具。——第四章详细介绍
四、社会主义国家
1.所谓社会主义国家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生产社会化矛盾的基础上,由代表新的生产力的无产阶级根据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打碎旧的资本主义国家机器而建立起来的。★
2.社会主义国家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形态。注:第五章详细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