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自考专业

自考“邓小平理论概论”精讲(19)

  • 发布时间:2024-09-15 16:21:23
  • 来源:本站整理
  • 阅读:
导读:
  8、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答:爱国主义是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的崇高感情的体现,历来是鼓舞人民团结奋斗,推动我国社会历史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和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热爱

8、为什么说,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答:爱国主义是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深厚的崇高感情的体现,历来是鼓舞人民团结奋斗,推动我国社会历史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和精神支柱。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具体内容。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近代历史证明,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这是历史和现实已经和正在证明的真理。只有把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才能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我们既要团结赞成社会主义制度的爱国者,也要团结赞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爱国者。

9、为什么在任何时候,绝不能以牺牲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和互相促进的,物质生产是基础,对精神生产起着最终的决定作用,但是,精神生产和精神文明也对物质生产和物质文明起着巨大的反作用。人们的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可以扩大人们的视野和活动范围,增强人们从事物质生产的能力,创造更多的物质成果和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没有经济的发展,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就失去了物质基础;没有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进步,物质文明建设就失去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因而经济不可能获得健康的持续的发展,而且经济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因此社会主义的两个文明必须一起抓,绝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10、为什么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答:因为:第一,精神文明建设不是以物为对象,而是主要以人为对象。它引导人们自觉地改造和丰富自己的主观世界,从而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本领。而人的一切行动都是受自己的思想支配的。 因而人们的主观思想状态如何,对于人的行动具有这样或那样的导向作用。第二,马克思主义承认在总的历史发展中物质对精神起最终的决定作用,但同时又承认精神的相对独立性和精神对物质的巨大反作用。第三,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和搞好两个文明建设的基本保证。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思想政治工作要贯彻民主原则和正面引导的方针,根据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方式,加强针对性,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

11、为什么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基本原则?

答:集体主义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首先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客观要求。社会主义公有制是联合起来的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它使每一个劳动者都享有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都有劳动的权利和按劳动分配的权利。这就为坚持集体主义原则创造了物质前提。在公有制前提下,劳动者为社会劳动(为国家和集体的需要而劳动)的同时就是为自己劳动,为国家和集体的整体利益而奋斗就包含着劳动者的个人利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必然地内在地结合在一起的。因此,当个人利益同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要顾全大局,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其次,集体主义原则也包含着维护和保障正当的个人利益。我们提倡按劳分配要为全体人民的物质利益奋斗,同时其中包含着每个人一定的物质利益。没有对个人正当利益的保护,就没有个人积极性的发挥,因而社会主义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也不可能有效地实现。但是这决不是提倡个人抛开国家、集体和别人,专门为自己的物质利益奋斗的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要是那样,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就会落空。因此,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集体为原则,这是社会主义“四有”公民应当遵循的价值取向,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四、论述题

1、为什么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

答:第一,由于我国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必然引起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许多重大变动。而体制、法律、政策、管理的完善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而市场经济的消极面便乘虚而入,使一些领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滋长,消极腐败现象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假冒伪劣欺诈活动成为社会公害,等等。这些需要靠法制和教育的长期工作来解决。

第二,由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严重挫折,社会工一部分人对社会主义前途发生困惑和动摇。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科技占优势的压力和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以及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西化”、“分化”图谋将长期存在。

第三,由于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遗留的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仍有相当影响。

第四,由于我国目前文盲半文盲人口仍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比较落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

基于上述因素的长期存在,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任务必然是长期的和艰巨的,我们对此必须有充分的认识和足够的思想准备。

2、为什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答:所谓两手抓就是唯物辩证法“两点论”的思想方法和领导方法。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要求人们在处理事物矛盾时,要抓住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不能只抓其一而不及其二。所谓两手硬,就是指两个方面不仅要抓住,而且要抓紧、抓好,抓而不紧等于不抓。两手抓是两手硬的前提,两手硬是对两手抓的进一步深化和补充。两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根本方针,是否真正坚持这个方针,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和全局。因为第一,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的奋斗目标,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精神文明建设是物质文明建设的思想保证,两个文明必须一起抓,不能偏废。第二,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然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这就决定了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的长期性。第三,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贯彻执行我党提出的现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基本方法。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党的基本路线中的两个基本点,不坚持两个基本点,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就得不到切实保障。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但是,改革开放是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离开这个前提搞改革开放就会陷入歧途,中国就会发生动乱,使我们什么事情也干不成。最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相对现实生活中“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而言的。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是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工作中,忽视文化建设,忽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社会精神生活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还相当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所以,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过程中,都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实现两个文明的协调发展,绝不能一手硬一手软。

3、为什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倡导社会主义义利观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义利观的统一取决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思想文化上同社会主义实现了全方位的结合。

(1)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五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求各种所有制经济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而,为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奠定了经济基础。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实行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不是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人民民主专政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国家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体现全体人民的意志,人民为国家的富强进行创造性劳动,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紧密联系。因此,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为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证。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在一起的,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条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市场经济之间不存在根本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要求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来规范和调节市场活动的同时,也要求用道德的手段来规范和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引导人们正确处理市场活动中的竞争和协作、 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后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保障和促进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健康发展。因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为大力倡导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创造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4、为什么弘扬爱国主义必须反对分裂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

答:爱国主义和分裂主义是根本对立的。我们的祖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是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在经济上、政治上和思想文化上相互联系、相互学习、相互团结,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弘扬爱国主义,就是要维护自己祖国的领土完整、主权统一,要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维护自己国家的国家利益、尊严和荣誉,反对任何形式的分裂主义。在当前,维护祖国统一大业,反对“台湾独立”、一中一台、“两个中国”等分裂活动,是坚持和弘扬爱国主义的重要内容。以李登辉为首的台湾分裂势力反对祖国统一大业,大搞分裂主义,就是对祖国的背叛、对中华民族的背叛、对台湾人民的背叛,是同西方敌对势力对我施展“西化”、“分化”的图谋是一脉相承的。

我们提倡的爱国主义,是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相结合的爱国主义,决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认真学习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大胆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尊重一切同我们平等交往的外国政府和外国朋友,努力扩大同他们的友好合作,增强我们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这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对人类作出的较大贡献。一切崇洋媚外、仰人鼻息、妄自菲薄、宣扬民族虚无主义,都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拒绝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创造的文明成果,闭关自守、夜郎自大、盲目排外、搞狭隘的民族主义、也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前提下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真正体现。

5、为什么教育是一个民族发展和振兴的最根本的事业?

答:(1)教育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物质文明建设离不开教育,精神文明建设也离不开教育,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同样离不开教育,不抓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会落空。

(2)教育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智力基础,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就失去了智力基础。

(3)教育是培养同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必由之路。

(4)我国是一个文盲半文盲人口较多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更要把发展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6、答:为什么说,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

(2)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建设的基础和保证。没有现代化科学技术,就不可能建设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没有科学技术的高速度发展,也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3)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科学技术在提高人们思想道德水平、民主法制观念,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肃清封建宗教迷信思想,促进人们更新观念、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7、怎样正确理解和处理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

答:所谓重在建设,就是要把“重”作为精神文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重为本,持之以恒,贵在落实,务求实效。这是中国共产党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重要指导方针。

(1)精神文明重在建设,反映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精神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它必须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主义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这就要求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着眼点集中到团结人民、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工作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上来,集中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上,集中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来。那种把精神文明建设仅仅着眼于“以破为主,先破后立”的做法是不够全面的,因而是消极的,不是积极的。

(2)精神文明重在建设,体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我们进行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继承发扬优良传统而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面向世界的精神文明建设,不能脱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不能割断历史文化传统,不能离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精神文明建设属于精神世界的问题,要探索和尊重精神世界的发展规律。对于艺术工的不同形式、风格和科学上的不同学派,要以“双百”方针为指导,努力发展学术自由和创作自由,提倡不同学术流派、不同学术观点的争鸣,通过争鸣增进互相了解、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对于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问题,要以正面疏导、正面宣传为主,弘扬主旋律,发展多样性,不搞“一刀切”,不搞“大批判”。思想领域无论出现什么问题,都要靠教育和法制来解决。

8、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重要特征?

答:(1)每一个社会形态都是经济、政治、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有机体,人类社会的每一步发展和进步,都是这三方面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主义社会作为社会发展中的一种社会形态,当然也必须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不但要有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合格的社会主义,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其他社会的重要标志。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制度的这种本质特点,决定我国人民有共同的政治经济社会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这些是资本主义社会永远不可能有的。社会主义不仅有条件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而且社会主义能够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腐败和不公正现象。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特有功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而全体人民素质的提高,必然使社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使整个社会的面貌发生深刻的变化,向着人类历史上最先进、最合理、最理想的方向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