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自考专业

2006年自考《实验心理学》听课笔记第二章

  • 发布时间:2024-09-15 16:21:23
  • 来源:本站整理
  • 阅读:
导读:
  第二章 实验设计
  第一节 组间设计与组内设计P18
  一、组间设计与组内设计
  组间设计就是,把数目相同的被试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不同的自变量上进行的实验。
  组内设计就是,每个被试都要轮流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不同的自变量上进行实验。
  二、组内设计的优点
  1、可以消除被试的个别

一、组间设计与组内设计

组间设计就是,把数目相同的被试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不同的自变量上进行的实验。

组内设计就是,每个被试都要轮流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不同的自变量上进行实验。

二、组内设计的优点

1、可以消除被试的个别差异对实验的影响。

2、适于研究练习的阶段性。

3、可以节省大量被试。

三、组间设计的优点

一种自变量,或者叫做实验条件,不会影响另一种自变量,这就避免了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自变量有相互影响时不用组内设计)

四、组间设计的缺点及其克服方法

组间设计的缺点在于,分配到各实验条件下的被试,可能在各方面不是等同的,如果是这样,那么,不同实验条件造成的差异,也可能是由于被试的差别引起的。

克服组间设计缺点的方法:

1、匹配被试,匹配被试就是对全部被试进行预备测验,测验的性质与正式实验的性质是类似的,或者说是相关的,然后按测验成绩均匀地形成组(有多少实验条件就分多少组)。

2、随机分配被试。

五、组内设计的缺点及其克服方法

组内设计也有缺点,因为组内设计的实验中,每一个被试要轮流在各种实验条件下进行实验,这样,在一种实验条件下的操作,将会影响另一种实验条件下的操作,也就是说,实验的顺序会造成麻烦,自变量可能与练习或疲劳的因素发生混淆。

克服组内设计缺点的方法:

1、完全平衡的方法;2、拉丁方的方法。

六、混合设计

我们把一项实验中既用组内设计又用组间设计,叫做混合设计。

一般说来,如果一种自变量很可能会影响另一种自变量,那么对这些自变量按组间设计安排,其余的自变量则按组内设计。

第二节 实验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P27

一、防止混淆自变量

实验设计题一、美国两大饮料公司的百事可乐公司做过一个实验,想证明顾客更喜欢哪个公司的饮料。把声称喜欢可口可乐的顾客请来,让他们品尝两种饮料。写有Q字母的玻璃杯中装可口可乐,写有M字母的玻璃杯中装百事可乐。顾客不知道哪只杯放的是哪种饮料。实验表明半数以上的人更喜欢百事可乐。但是,实验结果不可靠,也许顾客只是更喜欢用带有M字母的杯子。可口可乐公司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点,但并没有证明顾客到底喜欢哪种饮料。你能自己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吗?

答:有效的实验设计应该是这样的:两个杯子一模一样,既没有字母,也没有任何其他不同的标记可以让被试看见或摸得到。将可口可乐或百事可乐分别倒进两只杯里,一半被试先饮可口可乐,然后饮百事可乐;另一半被试先饮百事可乐,然后饮可口可乐。这样的实验安排就不存在喜欢字母的问题了,而且,实验顺序的效应也抵消了。

如果设A为可口可乐,B为百事可乐,那么实验设计就是:

被试实验顺序

50%AB

50%BA

从上述实验安排大家也可以看到,一半被试按AB的顺序,另一半被试按BA的顺序进行实验,这是为了防止实验顺序造成自变量的混淆。因为,如果不是这样,而是总让顾客先饮可口可乐,然后再饮百事可乐。那么,实验结果将是不可靠的,因为可口可乐先饮,百事可乐后饮的顺序,与饮料这个自变量混淆了。也许人们喜欢可口可乐是因为先饮它的缘故。当然,实验中总是让顾客先饮百事可乐,然后饮可口可乐也是不对的。

第四节非实验的研究方法P47

非实验的方法有两个特点:1)我们不能操纵自变量。例如,要研究在家里受虐待的小孩,与其在校学习成绩的关系这一问题,我们不能故意去虐待小孩,我们只能进行调查;2)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听任事情的自然发展。

一、自然观察法

1、自然观察的一条规则是,观察者必须作为局外人进行观察,不得干预正在进行的活动。

2、自然观察不能提供对现象的因果解释,所记录下来的只是按时间先后发生的一连串的事件。但是,详细的观察记录,给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可以从中提出问题,提出假设。

二、调查法

1、调查的目的在于确定人们对某一特殊问题的感受。

2、进行调查要注意两个问题:1)调查对象,即样本要随机选取,不然调查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歪曲事实。2)调查问题必须表达准确,不能产生歧义。设计问卷时还应避免把自己的意图带进问题中。

三、相关方法

相关并不必然是原因。

四、个案法

个案法又称个案历史技术,它是对某一特殊人物的深入研究,因此个案法强调的是个别差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