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的分析题历来被称为所谓的得高分的关键,因为政治100分的卷子中有5道分析题就占据了50分,因此很多考生就把毕年的精力都放在了5道分析题身上。虽然身为一名政治老师并不认同这种做法,毕竟没有人可以在主观题上拿到满分,甚至拿到75%的分数。但是不可否认一道分析题的分值确实很高。所以在考前很多人都会猜测这5道分析题都会考什么,根据历年的规律,除了马原、思修以外,基本上都会考当年的时政热点或者当年具有周年纪念意义的事件。思修一般会选取具有正能量的故事考查道德或者道德与法律的相关内容。而马原的分析题最为灵活也最为固定。灵活的意思是材料可以天花乱坠,可以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时代的话题,固定的意思是考查的原理是较为稳定的。
政治的第34题一般是考查马原,并且是考查哲学原理,常考的原理主要是辩证法和认识论,今年也不例外,但是唯一的变化是今年的考题还涉及到了唯物史观的一点原理。
2017年的政治马原分析题选取了人工智能的发明与影响的相关材料,在问题上设置了两问。(1)从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的视角分析为什么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会产生多种多样的看法和评价。(2)如何理解“用好人工智能,关键还在人类自身”?
对于第一问,首先从表面的字面意思可以判断出它考的是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而后半句说人们对人工智能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结合材料,这个问题也可以翻译为不同的人对人工智能的看法和评价不同,那么进一步要思考的是为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评价,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说由于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程度或者是否正确认识人工智能有关,这是从真理角度来说的。另一方面是说人的立场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尺度不同。这是从价值层面来说的。因此这一问考生只要能结合材料考虑到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评价的程度基本上这道题的答案就出来了,另外考生在答这道题的时候要运用原理结合材料去答。首先要写出来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是什么,再结合材料说明人们就是因为在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上的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另外还要回答我们如何正确的评价人工职能,就在于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
对于第二问,这道题与2024年的第34题有一些相通之处。这道题考查如何用好人工智能。结合材料我们可以分析到,这里的如何用好也分为两方面,一是要按照人工智能的构造规律科学运用它,而达到这一点就要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和检验对人工智能的理论。二是针对人工智能要如何发挥积极影响而言的,人工智能属于科学技术,它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作为一种工具,若想起到积极影响造福人类,关键在于使用人工智能的主体的价值导向,即人的价值观,人按照自己的需要去使用工具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所以人的价值观对人的实践活动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人工智能能否发挥积极影响,造福人类,关键在于人的价值观。因此考生要也要从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来回答。
这一道题严格来说所考查的原理并不难,关键是考生要能分析出问题的实质,要是学生能够分析出来问题的实质,那么这一道题就很容易得分。